为提升川农中文员工的专业素养,9月28日晚,中文系组织汉语言文学专业员工50余人线上参加了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组织的“卢卡奇历史小说”的学术交流会。本次学术会议由由yl23455永利官网中文系主任、副教授匡存玖和苏州大学王一冰博士担任主讲,四川大学社科处处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傅其林担任评议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高树博副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张成华副教授、临沂大学汴友江副教授,以及四川大学、苏州大学等高校20余名博士生、硕士生参加了会议。
匡存玖副教授以《从小说到历史小说:卢卡奇的形式社会学批判路径》为题,从形式符号学与形式社会学的视野深刻解读了20世纪上半叶卢卡奇利用小说特别是历史小说拯救资本主义现代性危机和追求总体性理想社会的发展历程,认为卢卡奇在不断走向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建构了以“形式-结构-意义-文化”为核心的四种马克思主义形式符号学批判路径。王一冰博士则从文本细读的角度对卢卡奇《历史小说》著作第三章内容进行了深入解读,对历史小说的历史起源、发展演变及其衰落原因进行了细致讲解,强调了历史小说在总体性文化“失落”背景下应当发挥的重要社会伦理与价值建构作用。
傅其林教授对两位主讲的内容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次学术交流会吸引了各个高校老师和员工的参与,形成了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影响。同时他指出,我们对卢卡奇历史小说的理解,应当进一步回归到卢卡奇本人当年所处的历史语境下审视,紧紧抓住“小说”与“历史社会”的两个关键词,深入理解他为什么提出历史小说这种文学类型,体会历史小说不同于现实主义小说形式背后的深刻历史性质及历史意识。
会议就历史小说理论展开了激烈的讨论。高树博认为,卢卡奇基于现实主义,把历史小说的真正视域定位在了人民性和政治性上。张成华认为,卢卡奇的历史小说理论超越了日常意识达到了反物化的可能性,但较少注意到文学与现实的交互关系。卞友江解读了卢卡奇历史小说的人民性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对人民性的理解,认为两者既有类似更有不同。
2021级员工降初夏姆表示,本次学术会让我更加深刻明白了深度思考与理性批判的重要性,这对于提高专业学习素养大有裨益。王炎林认为,这次学术会让我们通过线上方式聆听到了国内著名学者和许多高校老师的学术观点,十分感谢中文系老师们对同学们关心和所作的精心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