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yl23455永利新闻>>正文
深入棒棒生活,了解民生百态
作者:    文/张龙祥 简邹玲 刘好言 图/陈子颖 将茹芸 发布于:2019年08月17日 22:04 点击数:

8月9日,yl23455永利官网重庆棒棒集团来到重庆观音桥北城天街对过往路人进行有关“棒棒军”生存与发展问题的随机采访。

在随机采访20余人后,可以发现,重庆本地人对“棒棒”还是比较熟悉的,尤其是老一辈人对“棒棒军”的感情很深。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雇佣棒棒是高峰期,几乎每一个市中心的居民都雇佣过棒棒来帮助自己买菜、挑货、搬家等。重庆是举世闻名的山城,爬坡上坎是居民生活工作的常态,加之当时的交通工具和道路设施的不完善,居民的生活非常不方便,所以“棒棒”这个群体便应运而生。市民张女士表示,在2000年左右,街上到处都是棒棒,吼一声他们全都围过来了,请一回棒棒几块钱,不贵,也不怕他们把你的东西“拐”走了,棒棒都是些老实人,他们把东西挑到家里面了我们还要留他们喝点儿水,夏天吃块西瓜,人们和“棒棒”们相处得还是很融洽。

上世纪九十年代,一部重庆本土电视剧《山城棒棒军》火遍全国,该剧以地道的重庆方言讲述了重庆“棒棒军”的故事,成为了重庆人心中的经典,对现在一些年轻人来讲,该剧则成为他们对“棒棒军”最初的记忆。

《最后的棒棒》导演何苦为了拍摄纪录片,他曾经当了一年的棒棒,成为重庆最年轻的棒棒。《最后的棒棒》这部纪录片,唤起了人们对“棒棒军”这个群体的记忆,使人们直观的看到棒棒现在的生存与发展状况。现在街上少有看到“棒棒军”的身影,人们也多是从父辈的讲述和影视资料中了解到棒棒这个群体,比起原来规模缩小了很多。

一个时期的文化是一个时期经济、政治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应,棒棒这个群体的出现与没落也有历史原因与时代要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重庆经济飞速发展,工商业大步前进,尤其是小商品批发市场的发展,为“棒棒”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加之政府放开农民进城限制,城市就业机会远大于农村,使得大批农民涌进城市,这是政策原因。近些年来,随着交通工具、电商销售的发展以及道路设施的完善,现在“棒棒军”这一原始工种正在逐步走向灭绝,渐渐被高速发展的物流所替代,街头也难以看见他们游走招揽生意,只有很繁忙的市场、码头他们活跃的身影才会出现。随着这个职业的没落,他们收入大幅降低,一天走遍批发市场都没有生意,有的已经转行做清洁,进工地,当然也有人坚守做棒棒。

环境需求,他们的职业诞生;时代进步,他们的职业被取代。山城棒棒军,用棒棒挑起家庭,挑起辉煌的岁岁年年,那负重前行、爬坡越坎、敢于担当、不负重托的“棒棒精神”永不磨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