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yl23455永利新闻>>正文
暑期社会实践:宝刀刻人生,正气彰精魂——访中国竹艺大师何华一
作者:    文/杨莲 范天娇 图/古小虎 发布于:2018年08月02日 22:57 点击数:

位于长江之滨,宜宾之东的江安气候湿润天然优渥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丰富的楠竹资源,也孕育了江安经久不衰的竹文化,江安竹簧便是其中的显著符号。优秀长江儿女何华一作为江安竹簧工艺的集大成者,见证了江安竹簧的辉煌、没落以及再次崛起。为了深入了解江安竹簧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月30日,yl23455永利CET12团队来到了江安竹木艺术品陈列馆,对中国竹艺大师何华一进行了采访交流

坚守初心五十载:没落时代的负隅顽抗者

五十多年前,江安竹产业呈现一片繁荣景象那时的江安,是一个以竹闻名的县城,繁荣的背后少不了残酷的竞争“我在竹筷工艺厂做工时,就发誓不吃别人的老本,要创造历史,让这个厂兴旺起来。我不顾一切地牺牲个人,最后我做到了。”何华一在回望少年立志的岁月时,难掩激动情绪,严肃的神情、微皱的眉头、紧握的双拳,俨然是五十年前那个暗暗立誓的少年。正是这种勇于创新、锐意进取的精神,激励着何华一为竹工艺献身五十余载,即使在竹工艺的没落期,曾经的同行纷纷选择转行时,也没有半点动摇,凛然前行,最终成了行业佼佼者。经年累月的沉淀,五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初心,“中国竹工艺大师”这一美誉,可谓是实至名归。

承民族之脉络,兼时代之众长

访谈过程中,何华一说的最多的两个词“长江文化”、“民族特色”作为长江上游文化熏陶下长大的长江儿女,何华一血液中流淌着的江河人文情怀随着年纪的增长,愈发厚重,有关长江的诗词歌赋也是信手拈来。秉承着这样的“根源精神”,何华一的每件作品中都蕴含着丰厚的中华文化底蕴,彰显着民族特色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们的作品、我们的风格,一定要有脉,一定要有中国的血液”。

传承民族传统不代表顽固守旧,站在时代浪尖的何华一,通过苦心钻研,大胆创新,结合现代科技,在竹簧工艺中融入了西画、透视等时代元素作品享誉海内外,真正实现了竹簧工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历史使命。何华一在前不久还被授予了“首届亚太地区竹工艺大师”的称号,表明了国际对于其精绝竹艺的高度认可,也成功地把国家级非遗江安竹簧推向了新的历史高度。

德才兼备的艺术家:正气乃刀外之功

“真正的正能量的艺术家,作品一定要有爱国的热情,要有高尚的品德、人格,猎奇的、古怪的作品,不是我主张的发展方向”不管从事什么工作,千万不要照搬别人、复制别人,得有自己的想法何华一在访谈中一再强调艺术家的人格,对于自己独立构思、设计、创作的作品,他十分珍视,也容不得假冒伪劣抄袭之辈的亵渎大师称之为“刀外之功”为了确保作品的原创性,避免复制,何华一将自己的精品创作想法、构思以手写的方式记录在卷轴上,以便向大众作出更完整、全面的原创性解读,尽管费时费力,也仍然不厌其烦。真正有名望的大师级艺术家,不仅在于其技艺之精绝,也在于其人格之崇高,“德才兼备”四字,在何华一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何华一年事已高,他坦言道,自己现在已经很少雕刻作品了,但是仍然在负责构思、设计的工作,他将一身的正气和对艺术的一丝不苟的态度融入到自己的设计理念中,交由同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大师”的两位女儿来实现,同时还创立了江安竹簧研习基地,开办了竹工艺传承人培训班,希望将传承、发扬江安竹簧的希望的种子播撒在每一块对非遗充满着无限向往的热土上。

江安竹簧,来日可期。

1BC58

1AA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