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yl23455永利新闻>>正文
暑期社会实践:探寻童年记忆——传承百年糖画的“牵丝”之念
作者:    文/王玥涵 余珂 邓爽 图/邓爽 王玥涵 发布于:2018年07月22日 19:06 点击数:

7月21日,yl23455永利官网“CET12团队来到了成都宽窄巷子进行对糖画的实践调研。对于成都人来说,童年的巷子里总少不了“糖粑粑儿”的身影。各种人物形象、动物水果、甚至日常中的工艺品造型,都为糖画的制作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表现形态。

作为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成都糖画已有百年历史。张道成师傅,便是其一位传承人。张道成制作糖画已经三十余年,平时在成都宽窄巷子摆一个小摊位。宽窄巷子人流量大,即使非节假日也人潮涌动许多游客被制作精致的糖画所吸引,集聚到摊位前拿出相机拍照。

熬糖牵丝,指尖上的艺术

张道成舀了一勺热锅中的糖稀,在白净的大理石板上牵丝引画,虚实相间造就了一幅糖画艺术画。

作为中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糖画的制作工艺、表现手法是极其丰富多彩的:大货、小货、子子货、丝丝货......糖画的制作技巧都来自于对自然万物和世间生活的体悟和总结,也正因此,糖画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其形、其味,更在于探寻和制作其中的妙趣和意味的感受

百年糖画,传承中发展

张道成所在的成都市锦江区糖画艺术协会提出“立足四川,走向全国,冲出亚洲”的口号。

在谈到传承问题时,张道成说:“现在糖画发展的很好。”这些年来,通过国家政策对非遗发展的支持和民间组织机构、协会的推广宣传,更多的人了解到非遗作为一项文化艺术与实用性相结合的文化资源。而糖画作为一项具有趣味性的非遗,其本身就有着极强的互动性。“转糖饼”作为消费者与手艺人的“互动环节”,使糖画有更广的受众群体,因此在传承上的问题并不困难。“还是有许多人愿意接触和学习糖画的,或许几个月就可以出师了。很多都是以家族形式来传承手艺的。”张道成在接受团队采访时这样回答,而的儿子目前就在春熙路摆摊,做着与父辈一样的传承糖画的工作。

精益求精,不畏风雨的匠人精神

因为糖画的趣味性吸引了许多慕名前来学习的人糖画的发展是总体乐观的。张道成在接受采访时说:“若要做到学到“精”,还是要很多年的时间,学的人不少,但是能坚持下来的、将糖画作为毕生事业的学徒并不多。”不仅是对于糖画,对所有传统文化、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需要以耐心和时间,而只有在精中求精,执着追梦,才可使非遗激荡过的千年风雅向未来流淌。

团队临走前,糖画摊位挤满了渴望转糖饼的孩子们和驻足拍照的外国旅客,队员们过了很久才从热情的人群中“挣脱”出来,若问成都糖画的明日如何,那或许这就是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