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yl23455永利新闻>>正文
走进荥经,聆听竹号
作者:    文/张乾坤 刘昊阳 图/李文才 发布于:2019年07月18日 21:18 点击数: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精神传承价值,是过去时代流传下来的宝贵的历史财富,是中国瑰宝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队员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历史、了解历史。七月十三日,雅安民间竹号田野调研小分队全队队员踏上了探索荥经竹号这一征程。

初到荥经,探索非遗,队员们热情高涨,很快融入了这座拥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故事的小城。在历时三天的探索非遗的征程中,队员们首先与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李德祥老师及荥经民间竹号传习所的三位荥经竹号传承人取得了联系;在队员们的采访及李老师的讲述下,队员们对荥经竹号形成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的历史。

荥经竹号,相传最早出现在三国时期,在当时它的主要作用是用来传播敌情只要吹响竹号,就能向蜀军传播敌军的位置而敌军的领袖正是三国时期南中地区少数民族首领孟获,通过竹号,诸葛孔明于荥经七擒孟获;又传红军长征途径荥经时,红军也曾用竹号来传递军情这不仅让队员们领略到了荥经竹号的悠久历史,也让队员们深刻地感受到了荥经人民对文艺的热爱当然,也正是因为荥经人们对文艺的热爱使得荥经竹号的传承历经千百年的历史变迁从未间断。

荥经竹号用料为二至三年的慈竹,一般为二十四节,与二十四节气呼应二十四节削好的大小竹筒,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接牢而成,号体端直,长过一米,呈喇叭筒状,该状能将声音放得更大,传得更远。旧时,荥经城乡周边,慈竹林田随处可见,逢年过节,农闲休息,随手砍一根嫩慈竹便可制作一支竹号。吹奏竹号需要掌握技巧,需要足够的肺活量,吹奏者最好要中气十足,这一要求也成为男青年展示自身力量和魅力的一种方式,于是竹号就成为人们,特别是男青年喜爱的一种自娱自乐的吹奏乐器小伙子常常以一口气吹上二十四个“呜嘟嘟”而自豪有时还站在这个山头吹给那个山头的意中人听,所以吹竹号又称“过山号”。

荥经民间竹号音色清纯,音质天然,音韵独到,这是大自然赐给荥经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荥经民间竹号的天籁之音响遍荥水经河,响彻巴山蜀水,响彻大江南北、五洲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