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yl23455永利新闻>>正文
感受阿都非遗文化,助力脱贫攻坚战役
作者:    文/钟欣然 苏芷珺 图/吕俐颖 发布于:2019年07月25日 21:08 点击数:

7月20日,yl23455永利“器韵中华”文化调研团队前往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布拖县开展文化调研。旨在通过此次文化调研及宣传,扩大彝族口弦和阿都文化的影响力,唤醒大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为彝族及布拖县脱贫攻坚贡献力量。

当日,团队来到了布拖县,首先观看了“火把原乡,燃情阿都”布拖彝族火把节。火把节是彝族的传统节日,男女老少盛装打扮,于火把广场集会,会场热情洋溢,民众参与度极高。火把节主要日程包含开幕式、阿都高腔、彝族选美等系列民俗活动和火把狂欢夜活动。在现场直观的观看和工作人员的辅助介绍下,团队了解了阿都文化的历史起源和其衍生的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

阿都文化是凉山彝族三大文化分区的一支,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勤劳智慧的布拖彝族先民们就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一直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在劳动生活中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伴随着开幕式的解说,彝族阿都文化的内涵展现在我们眼前。首先是阿都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阿都高腔,这是彝族人民在繁重的劳作中,为了减轻自己的劳动压力,触景生情,以情起兴,信口高腔,抒发感情,一代又一代地传唱,不断加工、不断创新而形成的风格独特的民间歌谣。伴随高腔出现的是彝族传统民族乐器——彝族月琴和彝族口弦。彝族月琴又称弦子,弹弦乐器。音箱为圆形的称库竹、棱形的称八角琴,流行于云南省楚雄、巍山、四川省凉山、贵州省威宁等地,二百年前已在彝族地区流行。彝族口弦更是彝族人民引以为傲的民族乐器。

除了音乐之外,火把节还呈现出阿都方言、彝族选美等民俗文化。彝族阿都方言土语是阿都地域文化的载体和活化石,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对研究源远流长的彝族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彝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凉山彝语北部方言包括了两个次方言,即北部次方言和南部次方言,而阿都方言主要分布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宁南县及普格、昭觉、德昌、金阳、会东、会理等县的部分地区,属于南部次方言。阿都方言土语与彝语北部方言以圣乍方言土语为标准音的语言上有差异,在阿都方言区彝语古语词汇还保留较多以及保留着复辅音和复元音,与标准音相比少了清化鼻音,词汇表达更加丰富。阿都方言的存在是阿都文化得以保留和发展的载体。

在观看了开幕式后,团队前往布拖县文化馆,参观了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并与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交流。

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下,团队了解到阿都彝族人民的生活日常和阿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内细致地介绍了彝族阿都人民的服饰、传统农业用具和生活用品,使参观者更为直接地感受到阿都文化的历史内涵。在参观过程中,团队遇见当地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乃保有色,他向团队介绍了彝族口弦的来源、制作过程与传承发展现状。彝族口弦制作工艺复杂,成调良好,在当地传承较广,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口弦的覆盖面和传播面正在逐日萎缩,专业的传承人难寻,口弦的传承难度也日渐增长。基于此,团队同工作人员进行沟通,提出了自身对于彝族口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式的建议,当地也正在思索通过加大宣传、保护非遗文化项目、扩大影响力、政策扶持、搭建专业传承等方面,来构建多渠道的新传承方式。

“在这几日的调研中,我深刻体会到彝族人民对于文化传承昂扬的热情,也看到了为脱贫攻坚奋斗于一线的工作者们辛勤的身影,更感受到当代老员工肩负的责任。”调研结束后,队长范天娇感慨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藏,阿都文化更是布拖彝族人民长久以来的精神根基,在彝族千年的文化传承过程中,无数的传承人和保护者们为之挥洒汗水,正确地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对于扩大文化影响力和助力扶贫攻坚有着重大的意义。